返回

首页 > 中医养生 > 中医中药

“伤寒论” 让你更了解中医!

  给药途径是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之一,服用方法得当,药物直达病所,常可显著提高药物疗效。《伤寒论》113方绝大多数为口服给药,如桂枝汤、麻黄汤等,但除此之外还有直肠给药与灌肠疗法。“伤寒论” 让你更了解中医!和知养生网一起看看吧。
读“伤寒论” 了解中药疗法

  《伤寒论》第223条 “阳明病,自汗出,若发汗,小便自利者,此为津液内竭,虽硬不可攻之,当须自欲大便,宜蜜煎导而通之。若土瓜根及与大猪胆汁,皆可为导。

  上一味,于铜器内,微火煎,当须凝如饴状,搅之勿令焦着,欲可丸,并手捻作挺,令头锐,大如指,长二寸许。当热时急作,冷则硬。以内谷道中,以手急抱,欲大便时乃去之。

  又大猪胆一枚,泻汁,和少许法醋,以灌谷道内,如一食顷,当大便出宿食恶物,甚效。”

  “谷道”即直肠。这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直肠给药与灌肠疗法的先驱。

  另外少阴咽痛证中的第312条,咽中伤生疮,即咽喉部溃疡,声门不利,而难于言语,甚则声音不出,治用苦酒汤少少含咽。药取少少含咽,可使药物直接持续作用于患部而提高疗效,笔者认为这种给药方法应是口服给药与粘膜表面给药的结合。

  应用形式,也就是中药的剂型。传统中药剂型中,有供口服的汤剂、丸剂、散剂、酒剂、滋膏剂、露剂;供皮肤用的软膏剂、硬膏剂、散剂、丹剂、涂擦剂、浸洗剂、熏剂;还有供体腔使用的栓剂、药条、钉剂等等。据此,可将113方分为 汤剂 如桂枝汤、麻黄汤、大青龙汤等;散剂 如四逆散、半夏散等;丸剂 如理中丸、乌梅丸、麻仁丸等;栓剂 如蜜煎导方;灌肠剂 如猪胆汁方;滋膏剂(乳剂) 如猪肤汤,此虽名为汤,但其煎法为猪肤一斤,以水一斗,煮取五升,去渣,加白蜜一升,白粉五合,熬香,和合相得。因此猪肤汤实为滋膏剂。由此可见,张仲景为了满足病人病情的需要,根据各种剂型的特点,而充分运用了多种剂型。

  煎煮方法与中药疗效有着密切关系,由于汤剂是临床应用中药最常采用的剂型,并且大多由病家自制,为了保证临床用药能获得预期的疗效,所以一定要采用规范的、正确的煎煮方法。《伤寒论》方中对汤剂煎煮方法有着严格的多方面的要求。

  煎煮火候及时间如桂枝汤的煎煮方法中有 以水七升,微火煮取三升。微火即是对火候的要求,而水有七升煮取三升,实则为对时间的要求。再如甘草干姜汤、芍药甘草汤、调胃承气汤、四逆汤方,虽都是加水三升,但分别是煮取一升五合、一升半、一升、一升二合,此即是对煎煮时间的不同要求。在古代计时不能普遍使用,张仲景采用这种方法控制煎煮时间,可谓匠心独运,巧妙至极。

  煎药用水《伤寒论》中对煎药用水是十分讲究的,除一般饮用水外,还有以下几种。

  潦水 即雨水。《本草纲目》的注释为 “降注雨,谓之潦,有淫雨为潦。”如麻黄连赤小豆汤即要求用潦水一斗煎之。

  清浆水 即酸浆水。如枳实栀子汤要求用清浆水七升煎之。清?吴仪洛《伤寒分经》 “清浆水,一名酸浆水。炊粟米熟,投冷水中浸五六日,味酢生白花,色类浆,故名。若浸之败者害人。其性凉善走,能调中宣气,通关开胃,解烦渴,化滞物。”目前对清浆水认识不一,解释颇多,这只是其中一种。

  甘澜水 其制法为 取水二斗,置大盆内,以勺扬之,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,取用之。李中梓《伤寒括要》中有如下记载 “用甘澜水者,取其动而不已,理停滞之水也。”所以主治太阳病,发汗后,其人脐下悸,欲作奔豚的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即要求用甘澜水。从其制法来看,“以勺扬之”,就是使水不断地与空气接触,这样做不仅水中挥发性杂质可借空气氧化除去,并且还可使水中氧气增加。

  清酒和苦酒 清酒和现代的酒同,而苦酒却与现代的醋类似。用清酒的处方,如炙甘草汤“右九味,以清酒七升,水八升。先煮八味”;用苦酒的,如苦酒汤“右二味,纳半夏,著苦酒中”等。在此二方中,清酒辛热,可温通血脉,以行药力;苦酒敛疮消肿。可见此二味既为溶剂又兼药效。另外,目前乙醇和醋酸已被广泛用于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。

  热汤 即沸腾的水。如瓜蒂散,用热汤七合,煮做稀糜。

  入药方法药物因其性质、性能及临床用途不同,所需煎煮时间不同,有的还需作特殊处理,甚至有些药物因煎煮时间不同,于临床应用存在差异。张仲景对入药方法要求甚为严格。
读“伤寒论” 了解中药疗法

  先煎 《伤寒论》中先煎的有主药,如葛根黄芩黄连汤,先煮葛根,减二升,再纳诸药。另外,有些药物先煎,是为了去掉可能引起副作用的部分,如桂枝二越婢一汤,要求麻黄先煎,并“去上沫”再入它药。现代研究麻黄中所含的植物蛋白有引起心烦呕吐的副作用,在煎煮时,所溶出的蛋白类凝析成泡沫状,漂浮于药液的表面,将其除去可减小副作用。

  后下 小建中汤要求 “右六味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去渣,内胶饴,更上微火,消解。”(《伤寒论?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》)现在胶饴多作烊化要求,仲景此法有异曲同工之妙。再如桃核承气汤中的芒硝,现在芒硝则多要求冲服,不须再更上火微沸。又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中的麻黄。因此笔者认为《伤寒论》方中的后下实则包括现在的后下、烊化、冲服三种方法。

  冲服 如文蛤散方,即单味药文蛤为散,以沸汤冲服。

  烊化 如炙甘草汤方要求 “右九味,以清酒七升,水八升,先煮八味,取三升,去渣,内胶烊消尽。”(《伤寒论?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》)可见,烊化是针对粘度较大的药物,如阿胶、饴糖之类,怕其先溶解而影响其他药物的溶出。

       以上就是知养生网给大家介绍的相关知识。

中医中药推荐阅读:

性爱技巧更多>>

相关文章更多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