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当道教的养生观是什么?武当道教养生能防病强身修心吗?
武当道教的养生观是什么?武当道教养生能防病强身修心吗?,下面有知名知养生网为您阐述武当道教养生......道教以神仙之术、先秦哲学、道家黄老思想立教,其门人向来以致力追求长生久视、乐享天年为目标,积极发挥 “重生贵命”、“我命在我不在天”的理念,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断发展、实践,成就卷帙浩瀚的养生典笈及实践方法,用来炼养身心、防病强身、益寿延年、长命百岁。
由于道教在养生文化上的努力,所以发展出炼丹化学、医学理论等丰富的人文宝藏,这是其它宗教难以望其项背的,而道教的养生理论,至今仍是众生期望健康长寿的必要取经师法之门。
一、宇宙养生观。
现代人运用科技破坏了自然机制,造成恶性循环,使人无法独善其身而免于影响。例如冷气的发明,导致人类贪图享受,不想忍耐夏日的酷暑,结果冷气造成的热气全部排往室外,导致在冷气房以外的地方温度节节攀升,整个地球像火炉般。冷气使用的时间愈来愈长,温室效应日益严重,气候时序生态产生骤变,于是该下雨时不下,该下雪时不下,或是好端端的忽然下起冰雹,无端形成龙卷风等气候异常。人类生存在如此不自然的环境中,文明病便成为附加在身体上的产物。
道教养生学为宏观的观点,将一己之身融合于自然宇宙之内。 《黄帝内经》写到:“人以天地之气生,四时之法成”。老子也云:“人法天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因此天人合一、顺应自然是养生最基本的要求,唯有不悖于自然法则、因应时序变化而调整,将人与天地变化整合一致,生命系统与外在环境互融,生命的延长与强化才有可能。
二、基础医理。
道教养生学在医理方面与中医理论紧紧相扣,举凡阴阳五行论、脏象学、经络穴道学,都是解释人体生理的学论根据。阴阳为正反、为日月、为动静,互相对立,互为转化,互有消长,白日长则黑夜短、白日短则黑夜长,太极图中阴阳并非对半而分,是呈曲线变化对应,而且阳中有阴,阴中有阳,正反皆可用。 《道德经》有云: 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万物负阴而抱阳,冲气以为和。
《黄庭经》则将五行与五官、五脏对应分别表述,五行为木火土金水,五官中眼属木,舌属火,口属土,鼻属金,耳属水;五脏中肝属木,心属火,脾属土,肺属金,肾属水。五脏六腑主宰生命,各有生理机能,犹如精密细微的机器,但因为五行相生相克的特性,所以五脏之间也有相互影响、制约的关系。至于经络穴道则是布于全身,七经八脉、众多穴点,能刺激反射脏器、传导生理机体,这已获现代科技证明,运用特殊的摄影器材,便可测出穴道及经络的存在,令人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能。
三、养生法门。
行气是道教养生里非常重要的科门。精气神是道家极端重视的三宝,细微无形,却是人体存在的命脉。气衰则精竭、精竭则神败,气衰精竭则神不明,精足气饱则神旺,是谓气生精,精生神,神则生明。 “人之生也,气之聚也。气聚则生,散则为死。”所谓人争一口气,断了气就只剩躯壳,而且肉身也不能久存。元气是人体原始的力量及动能,元气逐渐耗损,人就会变老会死亡,因此道家对炼气相当注重,也有许多功法,现代流行的气功就多从道教而来。
吸气可用鼻或口,吐气则有吹、呼、唏、呵、嘘、嘶六种。呼吸的方式与节奏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心理及生理状态,像是叹息,吸吐之间不情不愿,透出无奈;快跑后呼吸急促、喘息不已,因为缺氧亟须补充;吐大气,将气深深吐出,表示心情沉重、压力大。情绪会影响生理机能,所以利用适当的呼吸法调节宣泄情绪,是合于自然的养生。
将气藉由吐纳循环于体内,就是道教所言的纳气,外在气流的清浊也很重要。古人生活于大自然中,开门即是山、水,或是田野,空气清新。现代人则多处封闭环境中,空气污浊。浊气导致体虚,所以须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,也应多到大自然走走,吸收新鲜空气,补充清净之能量。
除了纳气,道教还强调守气及流气的重要。呼吸要细、匀、长,以鼻吸入渐渐满腹后,闭之,留息短短一寸,待不能忍耐时,再从口里细细吐出,这就是守气,否则只纳不守,可能导致气失。
流气则是引气流于身上运转,使内在气血调和顺畅,以避邪气入侵,所谓的邪气指的并非鬼怪,而是对人体有害的秽气,如因外在气候变化产生的风、寒、暑、热,或是内在身体变化产生的燥、湿等。
气一但滞化不通,邪气就会损及身体的健康, 《黄帝内经》写着: “邪之所凑其气必虚,物必先腐而后虫生,正气内存邪不可干。”因此古人发现炼气的方式很多,如利用肢体韵律方式来导引清气的流转,或是以静功意念来炼内丹的方法等等。内丹就是体内丹田之气,道人以为这是长生久视的关键。平心静气的人,则气息平稳。武侠小说常描写的内力高强者,走起路来无声无息,也是炼气有成的结果,所以呼吸之于养生是实在必行的方法。